“现在使用的《环保法》还是二十多年前颁布的,一直没有被修订,其内容早已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修改的必要性不言而喻。”一家地处江浙的环保类上市公司副总经理告诉记者,对于一家环保企业来说,与时俱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下称《环保法》),是必须存在的,“老的《环保法》与一些后来制定的单行环境法律相冲突,这就让我们做企业的很为难了。” 近日,《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称《决定》)公布,***对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进行了系统阐述,并提出的若干条具体方案准确把握了制约国内当前环保行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将推动环保行业发展进入新阶段。 在上述副总经理看来,三中全会之后,《环保法》的修订将加快,“另外,排污费被明确提出来改为税收,这对污染型企业来说就会加大资金治污,而对于我们环保企业来说是发展的好机会。” 费改税成关注重点 “将环保领域目标写入《决定》,本次三中全会开创先河,但首要解决的问题应该是修订《环保法》。”另一家环保上市公司董秘告诉记者,《决定》提出“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制度的核心在于要有完善适用的法律法规,而目前实行的《环保法》已经与现实脱节,”修订是势在必行的。 在上述环保企业副总经理看来,目前《环保法》的确已经“老掉牙”,需要尽快修订。目前,我国在环保领域的的根本***为1989年颁布的《环保法》,辅以《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等,共同构成了整个环保法律体系。但是,《环保法》颁布至今已20多年,却一直没有被修订。2011年起,全国人大委托环保部正式开始起草《环保法》修订草案。今年10月21日,环境保***修订草案提交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进行三审,预计三审之后还会进一步修订,短期仍难以出台。 除去令市场关心的《环保法》修订之外,环保企业***关心的是《决定》中的“加快资源税改革,推动环境保护费改税。” 2003年起,我国开始针对污染型企业实施排污费制度,但是在江苏一位环保官员看来,真正实施的效果并不够理想。 “现在地方政府都是追求GDP的,往往会对一些排污企业实施地方保护措施,导致部分排污企业进行逃费。”上述环保官员告诉记者,另一个实施效果不佳的原因在于地方环保局只有征收权力,而没有执法权,“这使得我们很多排污案件无法处理,如果改为环境税增收,效果应当会好于收费制度。”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员王威预计,排污费将直接改成环境税。根据五项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估算,王威预计每年的排污费应收额在500亿元左右,而实收额估计仅有200亿元左右。“假设全额收取且100%用于环保投入,能解决15%左右的环保投资,对环保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优质高价环保设备或受益 如果真是如此,那么环保类上市公司的收益将会明显增加。 上述董秘告诉记者,提高征收的环境税率,“对于我们这样制造环保设备的企业来说是好事情,以前很多排污型企业不在乎环保,即使政府三令五申要求增加环保设备的使用,但是他们还是宁愿去买低价格的劣质环保设备来糊弄一下。” “以前依靠低价劣质成本竞争的环保企业,会逐渐被挤出市场,对于排污企业来说,如果你们环保设备不能够降低排污,谁会去买你的呢?”他坦言,自己企业产品价格高,之前在竞争中总是受到低价排挤,“现在排污企业担心被增收高额的环境税,一定会重新考虑使用优质的环保设备,所以我们要把握住行业发展的这次好机会。” 上海一位基金经理告诉记者,新的制度将增加环境破坏成本,特别是提出要扩大资源税范围、谁污染谁补偿等。“因此,现实情况与这些政策将催生巨大的环保产业空间,我们认为,未来几年环保产业景气度预期都将持续较好。” 值得注意的是,《决定》中所提及的各种方案,基本上抓住了制约国内环保行业发展的症结,但是具体到落实情况,究竟会出台怎样的配套政策对行业发展进行规范和指导,目前仍属未知因素。
+查看全文242016-12
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对废水进行处理,使废水净化,减少污染,以至达到废水回收、复用,充分利用水资源。现代的废水处理主要分为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和生物处理法3类。 处理方法 :①物理处理法。通过物理作用分离、回收废水中不溶解的呈悬浮状态的污染物(包括油膜和油珠)的废水处理法,可分为重力分离法、离心分离法和筛滤截留法等。以热交换原理为基础的处理法也属于物理处理法。 ②化学处理法。通过化学反应和传质作用来分离、去除废水中呈溶解、胶体状态的污染物或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的废水处理法。在化学处理法中,以投加药剂产生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处理单元是:混凝、中和、氧化还原等;而以传质作用为基础的处理单元则有:萃取、汽提、吹脱、吸附、离子交换以及电渗析和反渗透等。后两种处理单元又合称为膜分离技术。其中运用传质作用的处理单元既具有化学作用,又有与之相关的物理作用,所以也可从化学处理法中分出来 ,成为另一类处理方法,称为物理化学法。 ③生物处理法。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废水中呈溶液、胶体以及微细悬浮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稳定、无害的物质的废水处理法。根据作用微生物的不同,生物处理法又可分为需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两种类型。废水生物处理广泛使用的是需氧生物处理法,按传统,需氧生物处理法又分为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两类。活性污泥法本身就是一种处理单元,它有多种运行方式。属于生物膜法的处理设备有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池以及***近发展起来的生物流化床等。生物氧化塘法又称自然生物处理法 。厌氧生物处理法,又名生物还原处理法,主要用于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和污泥。使用的处理设备主要为消化池。
+查看全文242016-12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在刚刚结束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生态文明建设成为重要议题,我国将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的新格局。 在此前召开的生态文明与信息化建设培训班上,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周建在谈到环境信息化的工作重点时指出,“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工程”已列入国家重要信息系统的建设之中,各省市环境信息中心要抓住时机,乘势而上,以资源整合与共享为核心,做好系统的需求分析与顶层设计。以此为契机,不但要带动部委间的信息资源共享与交换,更要突破影响部内各业务资源整合的瓶颈,引领推进部内资源整合与共享,推动各业务部门间的协同工作。 新时期环保工作考验系统协同能力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有24处提到“环境”,并明确提出要以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其中,在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将重点建立和完善严格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并建立陆海统筹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污染防治区域联动机制。由此可见,在新时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无论是对各类污染物排放情况的监管,还是各区域、各部门之间的环保治理业务,都对协同工作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业内人士指出,现代信息社会,信息技术在环保业务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近年来,相关环保部门积极开展信息化建设,搭建出污染源、环境质量、环境政务等大量综合管理系统,并通过传感网络监测水、大气、土壤等管理对象的状态信息,以便为各部门行政监察执法、环境影响评价等工作提供数据支持。然而,由于很多部门传感网和政务网内系统自成体系,行政许可、应急等应用系统难以实时获取来自传感网的监测数据,导致跨部门协同监管效率不高。并且,在传统的环保信息化应用体系中,环保业务数据之间、环保信息与人口、经济、社会等信息资源之间均缺乏有效整合,影响多部门协同管控工作的整体性和系统性,降低了科学决策水平。在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的形势下,智能环保系统建设迫在眉睫。 东方通中间件助力智能环保建设 “环境保护不再是环保一个部门的事,而是需要将水利、农业、园林绿化等其他部门纳入工作范围,形成‘大环保’综合防治体系。”北京东方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通”)咨询顾问指出,智能环保建设首先需要解决多个部门之间的信息融合难题,将环保涉及的所有组织机构(包括政府部门、企业)、应用系统、传感设备等集中到统一的平台上,在此前提下,根据业务需求采集传感网上的各类环保数据,并与人口、法人、地理空间等基础信息资源进行融合,从而为领导决策、相关部门业务协同、公众服务提供所需信息,充分挖掘水质监测数值、空气污染指数等各类环保数据的现实意义。 为此,东方通创造性地推出环保业务应用支撑平台解决方案,以应用集成中间件TongIntegrator、消息中间件TongLINK/Q等产品为核心构建数据集成平台,并与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J2EE应用服务器等应用支撑软件组合应用,既能支撑各类环保业务系统运行,又能实现跨区域、跨部门、跨系统信息资源共享交换,一举破解智能环保信息融合难题。目前,东方通已成功参与实施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环境监测数据平台、国家环境信息与统计分析能力建设、四川省环保应急平台等环保信息化项目,其中国家环境信息与统计分析能力建设项目投资达到5.8亿,建成了四级三层网络,覆盖全国环保系统,并通过500多套东方通中间件产品的部署应用,在多个部门之间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交换,有效提升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水平。 去年发布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可以相信,在国家政策层面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东方通等高科技企业的***推动下,环保智能化“春风”将会在全国各地快速蔓延,通过高科技手段推进生态文化建设,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为“美丽中国”梦想走向现实贡献力量。
+查看全文242016-12